2023年上半年,昆山持续深化实施乡村振兴“五百行动”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,交出一份亮眼的“期中成绩单”。
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。2023年,昆山种植小麦9.04万亩,水稻种植面积13.62万亩,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8000亩、高标准池塘4000亩改造提升。
在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,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定位,昆山聚焦阳澄湖大闸蟹、柏庐大米、昆山梅山猪三大产业创新集群,制定全产业链发展方案,完善产业体系建设,赋能“百村共兴”行动。上半年初步完成“昆味到”阳澄湖大闸蟹营销网络建设和品牌运维,新增8家昆山市级农业龙头企业,共享农庄数币乡旅休闲纳凉之旅获农业农村部推荐。
共同富裕始终是“三农”工作的落脚点,昆山精心描绘“百村共富”路线图,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。为盘活闲置资金,昆山成立市乡村振兴“百村共富”基金,投资市国有企业优质项目,持续反哺农业农村农民,促进共同富裕。今年3月,“百村共富”基金正式发布,并与昆山市国有企业、金融机构完成签约,“昆农惠”资金管理项目落地,预计年增收2000万元,全面提高村级资金收益。
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,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。昆山于2020年设立5000万元人民币规模“昆农贷”资金池,按1:15放大,可撬动7.5亿元银行资金,专项对标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聚焦“三农”事业发展。截至2023年6月,“昆农贷”已累计授信61笔,发放贷款1.17亿元。
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,让村民富起来的同时,昆山扎实推进“百村共美”“百村共治”“百村共享”行动,打造生态宜居、文明和谐、服务均等的现代化乡村。
今年3月,昆山发布“澄淀”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,打造以锦溪镇、淀山湖镇、周庄镇三个古镇为核心,六个特色乡村为组团共同发展的乡村建设新模式。今年上半年,昆山新增中国传统村落5个、江苏省传统村落3个。
昆山还深入实施基层典型示范培塑“2030”计划乡村振兴书记项目,选配9153名“海棠先锋”(微网格联络员),持续打造平安乡村,平安村(社区)累计建成率达100%。同时,深入推进“百村共治”乡村家庭积分制管理工作,评定第一批“金牌”“银牌”“铜牌”先进家庭,建立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模式,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、村民自治良性互动。
乡村振兴最终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。昆山积极推动各类优质资源县农村全面覆盖,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。当地试点乡村公益医疗互助,累计补助1255人次,补助金额186万元;创新“民生保险+乡村医疗互助”帮扶模式,为乡村医疗互助项目资金池注入“新动能”。今年上半年,昆山新增*篮球比分市美丽乡村健身公园2家、农民体育基地3家、“十佳”农民体育基地1家,彰显融合发展成果。
下一步,昆山将继续深入推进“五百行动”,聚焦产业质效提升、乡村片区化建设、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、乡村治理现代化和打造城乡共同体等目标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强化“54321”建设,持续挖掘集体经济发展潜力,推动篮球比分:共富基金项目落地,继续完善积分制、e阳光平台,加快谋划1至2个实事项目,让农民群众有篮球比分: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