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假期,昆山市巴城老街迎来“流量”高峰。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游客挤满了“花街”古老的石板街,使得巴城成为长三角地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。
这热闹是浸在《北上》余温里的。自打那艘乌篷船摇进千家万户的荧屏,老街上每一块砖瓦都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风景。一堵写着“我好像要开花了”的白色高墙,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。
那些被镜头偏爱的角落,此刻挤满举着手机的游人。朱漆剥落的花窗下,穿汉服的姑娘踮脚模仿白鹿倚窗凝望的姿势;运河码头的老树边,小茶馆里人们谈笑风生;戴着渔夫帽的大叔架起三脚架,将镜头对准摇过来的花船。
这里也藏着剧中不曾拍到的风景:穿堂风掠过巷弄,捎来不远处俞玖林工作室的袅袅水磨腔,唱词里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”的“遍”字,拖得比运河的水还要长。
这场“从荧屏到街巷”的文旅共振,不仅印证了优质影视IP对城市文旅的赋能效应,更展现了运河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。随处可见的“花元素”,将古色古香的老街装扮得绚丽多彩。巴城还通过修缮和改造剧中的取景地,如“花街小院”、运河码头等,并强化停车服务等配套保障,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。
“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韵味,又充满了文化气息,还有古老街巷生活的烟火气,充满了儿时的记忆。”从上海过来的游客朱红英说,这既是一位剧迷的“圆梦之旅”,也是一趟江南的寻春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