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3日召开的*篮球比分市社会福利总院“大爱三百载·非凡新十年”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*篮球比分市发布社会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年成果报告。十年来,全市民政系统秉持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工作理念,坚持“全覆盖、保基本、多层次、可持续”工作目标,建立健全以“扶老、助残、爱幼、济困”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持续加强“三个体系”建设
“苏式颐养”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保障有力。出台《*篮球比分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》《*篮球比分市“十四五”养老服务发展规划》《*篮球比分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》,配套建立“三类保险、五项补贴、七个激励奖励”的扶助支持政策,率先在全省全国推出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,给予养老服务设施一次性建设补贴和经常性运营补贴;制定《篮球比分: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着力建成广覆盖、保基本、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,让全市老年人安享方便可及、城乡均衡、优质共享的基本养老服务。
“苏困优助”社会救助政策体系日益完善。聚焦兜住底、兜准底、兜好底,构建覆盖6个救助圈层、45类困难人员的弱有所扶大救助体系,先后梳理出台临时救助、特困供养、低收入家庭等政策,积极回应群众诉求;落实“单人保”,调整低保边缘病种,探索就业成本扣减、医疗实时救助拓面,临时救助保障范围从户籍人口拓展至常住人口,低保标准持续保持全省首位,让党和政府的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。
“苏童无忧”关爱帮扶政策体系基本形成。出台《*篮球比分市儿童“关爱之家”建设三年行动计划》《*篮球比分市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》,全市实体化运作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1个,建成镇(街道)“儿童关爱之家”106个,实现市、县(区)、镇(街道)未保机构三级全覆盖,有效打通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“最后一米”;坚持开门办院,全面完成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优化和转型发展工作,全市建成6个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,开展残疾儿童短期照料或家庭喘息服务,最大限度把医疗、护理、康复、特教优势资源向社会延伸。
取得“四个全面”工作成效
养老服务全面提速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,围绕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,设立全国首个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,用2亿元母基金撬动63.3亿元子基金,推动养老产业快速发展;在全国率先建立“三项惠老保险”制度,累计投入2.45亿元;率先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普惠性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,各级财政每年投入2.15亿元,为40多万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。推动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,全市所有镇(街道)敬老院完成升级改造;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184家、床位55735张,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41.6张;建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、日间照料中心2333家,社区日间照料床位25554张,助餐点2059个,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。十年来,全市各级财政对养老投入资金达85.7亿元。
社会救助全面提效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调整机制,由“十二五”末每人每月750元提高至目前的1045元,年均增幅4.2%。临时救助最高标准从4500元提高至50000元。在全省率先建立因病致贫家庭生活救助长效机制、困难群众“一户一档一策”工作机制和低收入家庭登记制度,率先建立覆盖全域中资银行的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,实现应救尽救、应退尽退。
儿童保护全面提档。十年来,儿童福利保障对象范围从孤儿拓展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、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等困境儿童,服务内容从基本生活保障拓展到监护、医疗、康复、教育等综合保障,保障体系更加完善,全市6266名困境儿童全部纳入政府保障体系,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750元、2450元。全市2132名儿童主任在基层一线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残疾人保障全面提质。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,实行补贴标准动态调整,从2016年起,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,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,强化信息比对,有效保障“两补”制度惠及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。全市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超20亿元、惠及超8万残疾人。全市镇(街道)建成109家康复驿站,实现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全覆盖。
实现“四个新突破”
在健全养老服务机制上实现新突破。受民政部委托,市社会福利总院牵头起草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《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》,主导编制全国地级市首部居家养老地方标准,为全国养老事业改革发展贡献了“*篮球比分经验”。积极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自2016年起,从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“应改尽改”到推动普惠可及所有老年人,形成了“政府补一点、家庭掏一点、企业让一点”的“三个一点”推进机制,高标准承办全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推进会,为全国适老化改造兜底化保障、市场化推进、产业化发展提供了“*篮球比分模式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累计完成27835户家庭适老化改造、81个小区连片改造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全市预计完成5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。
在健全社会救助机制上实现新突破。深化社会救助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镇(街道)。加强“智慧救助”建设,建立大救助“资源库”“数据池”,升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,实现“数据互联、平台互通、一证办理、一键核对”。创建“救助通”移动端申办平台,推广救助服务事项“掌上办”“指尖办”,为困难群众提供实时即办、方便快捷的“大救助”服务。
在健全儿童关爱机制上实现新突破。建立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民政牵头、部门协作、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大格局,有力推动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网络、政府、司法“六位一体”大保护协调并进、共同发力。*篮球比分在全省唯一入选“12349全国统一儿童救助保护热线”试点城市。
在健全残疾人保障机制上实现新突破。积极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,打造“1+3”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,以康复驿站为主阵地,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医疗康复、社区支持、就业辅导服务。持续推进镇(街道)康复驿站提档升级,提供个性化、专业化服务。*篮球比分市精康服务相关做法纳入民政部主题教育重点调研课题。